《共知・共識・共行》及《木末生風》藝術展覽
開幕展《共知・共識・共行》於地球館展出 展覽由共知出發 — 透過認識全球暖化危機與主因;讓訪客明白共識 — 不能任由氣侯災難延續的重要性;學習7Rs法則,在覺醒後成為共行者 — 貫徹清淨在源頭,簡樸過生活,達至與地球共生共息的互存關係。 建議《共知・共識・共行》展覽的觀賞次序如下: 「風」— 透過短片等看到龍捲風及熱帶氣旋等風災在世界各地導致的人命傷亡及金錢損失。 「水」— 氣候反常引致地球部份地方洪水為患,暴雨暴雪連連,而在某些地方卻長年因為降雨量不足而持續乾旱;互動裝置《香港拾樽》由不同年齡層的慈濟志工於香港十個地方收集水樣本,檢視香港水資源質素。 「火」— 因為雷擊、乾旱及人為因素引發的山林大火,不但會將森林及人類生活設施焚毁,火焰產生的毒煙更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地」— 人類對山林與土地的破壞,在地震、豪雨時,引發嚴重泥土流失。藝術家張瀚謙的互動水墨裝置作品《碳息》記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過去63年的驚人的增幅,場內12支竹管組成的竹林,每一枝竹管對應一組的年度碳排放數據,讓訪客反思碳排放、大自然氣息與人類介入大自然作息的關係。 明白了風、水、火、地四大不調後,訪客可於圓型打坐區沉澱所看所聽所感,配合頌缽圓渾和諧的聲音,敲醒訪客身心靈對環保的覺醒與頓悟。